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不想喝又被灌酒時怎麼辦?....不要怕,那就不要喝啊。



    【這是一個關於反抗權威和奇怪的灌酒文化的故事,文長慎入

昨晚吃了一頓特別的酒席,可能朋友認為單身熟女正好配上江山萬里的成功男人,好意的安排坐在一位江湖大哥身邊,於是我也就半開玩笑的入座了。席間大哥不停展現覇氣,吆喝倒酒,命令別人乾杯,大家出於興致也就都順著他去。就在眾人酒興漸濃時,大哥忽然轉過頭來,指定我喝下他倒的那滿杯純酒....


我微笑拿起另一杯溫熱的開水準備陪喝,卻被他一把搶下,當著我的面全倒進前面烤肉爐裡,頓時蒸氣四溢,全座一片靜默....

以前的我也許會被那股氣勢嚇到乖乖喝酒,但這次我只是平靜的思索了2秒,看著他的眼睛,微笑著把那杯滿酒也倒進烤爐裡....

(對不起啊老闆 XD)



大哥圓瞪大眼,就在情勢緊張的那一刻,機智的嘉嘉提議要眾人換桌讓店家收拾,以免無辜的烤爐再度受害。

換桌後,大哥平復情緒,湊過來問我話。

哥:「妹子,看來你的脾氣也不是挺好」
我:「嗯,是有一點生氣。」
哥:「能告訴我為什麼嗎?」

我用很溫柔的聲音,慢慢的說:「嗯....你知道,在這樣一間日式燒肉店裡,一般是不會特別提供熱水的。服務生知道我吃素,還特別把杯子再洗淨過,那是一杯用心奉上的熱水,你卻這樣把它倒掉了。而且,那是我的飲料欸....(無辜哀怨眼神)」

哥恍然大悟,又喝令一聲,再上熱水!(那感覺好像是要把全世界的熱水都叫來,有點好笑)

機智的朋友們立刻把桌上全部的酒都換成水,一桌酒席就這麼變成一桌「水」席!大家開始划拳喝水.... XDD

醉眼大哥沒發現是水,又開始發號施令,隨機指人跟他喊拳,輸的要喝掉一整杯(喝就喝啊又沒差 ), 但大家也開始對他的舉動側目(對啊憑什麼你叫我喝就要喝),就連大哥的友人姐妹的老公Water也把自已的酒潑入大哥的杯裡表示反彈...就在他連輸姐妹二拳(姐妹太強了!),又開始要發威時,我忍不住問他:

「為什麼大家都在開心的時候,你要這麼認真啊?」

大哥愣住了,姐妹們也為這話鼓掌喝采。這個失去舞台的孩子,瞬間從剛才的張牙舞爪變成家裡細漢,三二下被嘉嘉夫人收服。夫人與我舉杯,一乾而盡,那杯裡裝的不是水,是義氣!

終於把那孩子送上計程車後,全部的人舉手歡呼(邪不勝正的感覺 XDD)!! 我想起最近一直在練習對威權的反抗,要怎麼自處,而今晚正就是這個議題的大考驗。老天為我量身訂作了一個特別的局,還給我神一般的隊友,以及這麼豐盛的一餐,加上今天不斷看到的天使數字777,只能說,天啊,這一切實在太有趣了。


(素食的人還能在燒肉店吃的這麼豐盛,真是感謝老板和朋友的用心)



我把這段趣事轉述給朋友聽,她叫好之餘,問我要怎麼感覺什麼是你的「課題」?

很簡單,就是最近什麼最令你不順或不爽,那件事就是課題囉。如果你能轉變內在意識,那麼就可以輕易在更高的意識上去看待你所面對的壓迫,然後穿越它,得到超脫。通常在練習接近完整之前,就會遇到一個關於那個議題的事件,去考驗自已是否學會了,懂得如何面對了;通過考驗後,你就幾乎可以駕馭這類情況,甚至釋放掉你舊有的信念後,它就不會再來到你面前,因為你已經不再吸引這些負面的狀況了。

感謝宇宙,昨晚真是一個有趣的體驗,相信自已是安全而美好的存在真是一件很棒的事,尤其是在身邊有個強人姐妹罩你的時候(笑)。






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Les Love :調香中階畢業作品,獻給我親愛的女同志朋友們。



The story of Les Love】



【香水故事與靈感來源】
這支由香水叫做「Les Love」是要獻給我身邊要好的女同志朋友們。我和她們相識多年,一起經歷初入社會到現在已然輕熟的人生階段,看著她們走過愛情裡的艱辛坎坷,因為女同志的身份受到保守社會的排斥,還要面對家裡不斷逼婚的壓力,終於憑著和伴侶真摯堅定的情感,冒著極大的勇氣向家人出櫃,公開她們的戀情。

她們交往的過程看似辛苦,和伴侶在一起的相處卻十分甜蜜幸福,那樣深刻的彼此支持與相互了解,讓我願意深深的為她們祝福,因而有了創作這支香水作品的想法,並取Let’s 和Lesbian 的諧音,命名為「Les Love」.

香氣成份的組成則是從女同志電影「Better then chocolate 」汲取故事靈感得來。前調由苦橙、苦橙葉和山雞椒所組成,象徵蕾絲戀情剛開始交織的苦澀與辛辣;中調轉為奔放豐富的花香,有橙花、大馬士革玫瑰和摩洛哥苿莉,代表真愛的光明與勇氣;結尾則是甜美的安息香、可可脂、香草和東印度檀香,意指以無比包容的愛帶來源源不絕的幸福和持久餘韻。

這支香水獻給她們,祝福她們都能有情人終成眷屬,白頭偕老,相伴一生。

                                         





【香水瓶設計與包裝】
雖然女同志在台灣要結婚幾乎不可能,但我朋友和她的伴侶早已計劃要出國舉行婚禮,所以我便以新娘捧花作為香水瓶的設計發想,作成這款「Les Love」的整體造形。


設計上首先以象徵同志的彩虹色乾燥花包圍瓶身,再用白色的布蕾絲(女同志也叫蕾絲邊)襯托收底,並綴以珍珠串帶出典雅的腰身和婚禮氣息;半透明瓶蓋則具有新娘頭紗旳意味,簡約的在頂部粘上白和粉色的花朵代表二位女人共結連理,並同樣以一圈珍珠點綴,也讓拔開瓶蓋時手指有抓握之處。








說明卡片則精心挑選了有立體婚戒的卡紙,寫滿了對她們的祝福之情,包裝外盒的鈕扣是特別以紅線繞住羅盤和鑰匙,代表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份知心的真愛,祝她們永結同心。






【香水調配交叉檢驗】












香水配樂

【Anyone Else But You】


You are my part-time lover and full time friend...






【結業心得感想】

每次上調香課就覺得時間過的飛快,加上開課時因為記錯日期而缺課,更顯得二次課程的緊湊與精實。還好老師特別提醒,才有時間先把故事想好再趕上進度;也幸虧這次事先的仔細構想,才能在腦海中把香氣的輪廓較具體描繪出來,完成這次讓自已滿意的作品。

上到中階的課,才知道原來香氣可以用平行的、垂直的方法來交叉驗証,也領悟到不可操之過急,對於想要冒險表達的強烈氣味在每次調香中須斟酌用之,不可以貪心想要一次都加,反而失去香調應有的協調與平衡。即使它像藝術創作般有無限的可能,都不能失去結構上應有的細緻和諧,才會是一支耐人尋味的好香水。
這次新增的幾支香味都十分特別,讓自已的香譜又增加更多變化,我開始㵪慕徐四金筆下的葛奴乙有那樣的好鼻子,能辦別出大自然中氣味的千變萬化,也期許自已能對香氣的運用及掌握更加靈活敏銳,在將來可以替親愛的家人和朋友調出他們喜歡的香氛,也讓能像千變女郎般,時時穿上風情萬種的氣息。
謝謝莎老師的耐心指導,期待能再更上層樓 :)
祝大家新年快樂!


Best Regards,
Emily Ma   2015, 01 ,11

2015年1月4日 星期日

調香有感:肉桂和岩蘭草給我的領悟


不知道今天到底是什麼日子,心裡莫名的有個聲音,要我該回去了。那是去年固定造訪的靜坐之處,在它呼喚我的同時,升起的是複雜的混合著抵抗的擔心的渴望的催促著自已的卻又猶豫不前的心情。

莫誤青春好時光,我聽見內心的聲音說。



儘管那聲音帶著不容挑戰的語氣,我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其實今天整天都足不出戶的閉門調著香,那是一支帶有低沉嗓音和成熟氣息的男性香調,原想著用上週已經事先調好的前中後調混合,已經確認過的完美圓潤應該不會有錯,卻太貪心的加了帶有薄荷和葡萄柚香料的酒精,壞了全部的作品。

我把它再一分成二,試圖重調配方讓它起死回生,結果仍是差強人意。事實上今天的思考能力糟透了,腦子沒有任何邏輯可言,行動力也懶散得可以,就連聊天群組裡往常的愉悅對話,我都感覺自已是強顏歡笑的在應答。

眼前的桌面一團混亂,幾十種精油散亂在大小不一的玻璃瓶間,充當桌墊的格子花布已是油漬斑斑。我努力理好思緒,用顫抖的手努力拔開岩蘭草精油的塞頭。香水被不精確的分成二份,其中一份在加了玫瑰和苿莉之後的確好多了,結果滴入肉桂時又失手,我只好再動用珍貴的東印度檀香來補救,聞了前中調之後,感覺香氣已經達到飽和,再添加任何一點氣味都只是讓它更艷俗冗贅,無奈的想著就這樣吧。

然後試著補救想送給哥哥的另一瓶,結果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柑橘前調就這麼被岩蘭草的土味給毀了,即使只有一滴。

聊天室裡的歡笑氣氛讓我心煩不已。我討厭自已在上面多說的每一句話,看起來都像是跟一個不存在的自已諂媚。

晚間Jason 跑來找我訂薰衣草精油,他說他感到我似乎為什麼事擔憂著。

是的,我在擔心自已的匱乏,然後反對自已投射出來的念頭。我今天應該順從自已的心意,回老家做一鍋美味的咖哩和家人分享的。

心裡甚至都把步驟想好了,洋蔥切碎和奶油炒軟,放入紅蘿蔔和馬鈴薯,加入咖哩粉炒至三分熟移入湯鍋;蘋果對切,加入一把生粟子和一片月桂葉後加水淹過材料,開火煮至水滾,然後轉小火慢燉一小時。到馬鈴薯已經爛熟到可以用筷子輕易戳穿後,加入咖哩塊再燉15分鐘,最後調味就可以上桌了。沒能為爸媽燒一道拿手的菜一起享用,是這個晴朗冬日裡的一大遺憾。

了解自已內心在失落什麼之後,又是一陣心神領會。難怪,難怪肉桂會失手,難怪我會多加岩蘭草。這不正是個渴望溫暖甜蜜又能安撫敏感之心的投射嗎?

我察覺到自已舊有的觀念和潛意識的矛盾了,都怪我總認為每天都應該認真的工作,結果整天硬耗在桌前卻得不到任何成就感。我應該順從自已的心意的,想做些什麼和身邊人分享,是出自於愛,而真正的愛是不會阻礙一個人去追尋他的天命的(註)。

完成了剩下四支精華回春香脂的調配之後,我靜下心,記下今天所感受到的領悟,還有答應自已再回去繼續禪修吧。

































註1:出自心靈小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羅.科爾賀著